夏衍(1900年10月30日—1995年2月6日),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祖籍河南开封,生于浙江杭州,毕业于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浙江理工大学前身)。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早年参加五四运动,编辑进步刊物《浙江新潮》。从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公费留学日本。入明治专门学校学电工技术。留学期间接触日本共产党,参加日本工人运动和左翼文化运动。1927年夏衍被日本驱逐回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夏衍同鲁迅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成立后任执行委员,后发起组织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建国后历任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日友协会长、中顾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
1924年1月,正在日本福冈的沈端先(夏衍)将一篇旧作重新修改,题名《新月之下》寄回上海,刊登在《狮吼》半月刊上,署名“沈宰白”。这是夏衍发表的第一部小说,作品描写了一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对未婚妻的思念。
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赛金花》《法西斯细菌》《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改编创作有《在烈火中永生》《革命家庭》《祝福》《林家铺子》等电影剧本,著有《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等理论专著。著述甚丰,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夏衍剧作集》《夏衍电影剧本集》《夏衍杂文随笔集》《夏衍论创作》《懒寻旧梦录》等。
2015年7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当代电影》杂志社主办的“可见的左翼——纪念夏衍逝世二十周年暨30年代反法西斯电影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幕。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机构、媒体的近百名学者及相关人士出席,纪念左翼文化开拓者夏衍逝世20周年。2018年,“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征集活动证书颁授仪式暨电影编剧论坛回到了夏衍的故乡——杭州江干,又一次激起了人们对夏衍先生的怀念和崇敬。
夏衍旧居建于清末民初,属中式平房,位于杭州市江干区严家弄。现为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